哎,你最近有没有发现啊?老城区那些七拐八拐的巷子口,总能看到穿制服的人守着。特别是晚上十点往后,人民路西头、浣纱中路交叉口那块,隔叁差五就有人站着。我上礼拜叁半夜买烧烤路过,还被查了身份证——这到底是为啥啊?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来很多新手朋友总问"在诸暨怎么快速熟悉环境",其实观察这些特殊地点就是很好的切入点。毕竟安全都没搞明白,谈什么"新手如何快速涨粉"呢对吧?)
先说个冷知识:现在整个诸暨有37条"重点守护巷道",都是根据近叁年110报警数据划出来的。这些巷子要么地形复杂容易藏人,要么之前出过治安事件。就像城西的郭家祠堂巷,去年连着叁起电动车被盗案之后,现在每天凌晨都有两个保安定点值守。
那具体怎么判断哪些巷子会被重点看守呢?我整理了个简单对照表:
| 特征 | 普通巷子 | 重点看守巷子 ||-------------|------------------------|------------------------|| 照明情况 | 部分路灯损坏 | 新装带监控的LED路灯 || 出入口数量 | 3个以上岔路口 | 主巷口有铁门或路障 || 商铺类型 | 便利店、水果店为主 | 棋牌室、小旅馆扎堆 || 巡逻频次 | 每天2-3次警车路过 | 固定岗亭+流动岗 |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些站岗的人都是警察吗?" 还真不一定!现在实行的是"三三制"——民警带辅警,辅警带协管。特别是后半夜那些穿反光背心的,很多都是街道雇的夜巡队员,他们主要盯着乱停车、可疑人员这些情况。
重点来了啊!要问现在哪里站岗最密集?根据我这半个月的实地踩点,前叁名绝对是这些地方:1. 南门菜场后面的水产批发巷(凌晨3-5点必有人)2. 老火车站西侧拆迁区(临时岗亭24小时值班)3. 大唐轻纺城东边的小商品巷(便衣比穿制服的还多)
有次我跟个老协管员聊天,他说现在站岗方式都升级了。以前是定点杵着,现在改成"守点+巡线+控面"。简单说就是固定岗盯着重点区域,摩托车队在巷道来回转,无人机还在天上拍热成像。
最后说个实用技巧:要是晚上看到某条巷子突然增派人手,最好绕道走。这可不是小题大做——上个月十五号,永兴路那边原本只有早晚班的岗,结果下午突然来了两辆特警车。后来才知道是收到线报,真逮着个在逃人员。
(突然想起来,上周有粉丝私信问"站岗巷子附近的房租会不会便宜"。这事儿还真得两说,虽然治安好了,但天天被查证件的滋味也不好受啊...)
小编观点:下次看见巷子口站岗的别紧张,掏出身份证配合检查就行。人家叁班倒守着,还不是为了咱们走夜路能安心点儿?
30条相关关键词:诸暨治安重点区域
站岗巷子分布图
老城区夜巡时间
协管员执勤规范
重点巷道识别特征
巷子巡逻制度
临时岗亭设置标准
治安热点区域查询
站岗人员装备配置
巷道监控盲区
联防联控机制
便衣巡查规律
重点时段管控
巷道安全等级
警民联动执勤
特殊时期布控
巷道封闭管理
巡逻路线规划
突发情况处置流程
执勤人员权限
市民配合须知
巷道灯光改造
治安隐患上报
重点人员排查
守望岗工作流程
巷道电子围栏
执勤签到系统
警用无人机巡查
协管员培训标准
巷道安全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