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晓得现在刷短视频经常看到"新手如何快速涨粉"的教程吧?其实在淮安老城区转悠那些站小巷,可比盯着手机有意思多了。上个月我在清河闸口附近迷路,一拐弯就撞见整面墙的爬山虎,老阿婆坐在门槛上择菜——这种画面,手机里可刷不出来。
要说现在还能找到原汁原味站小巷的地方,文庙周边绝对排前叁。去年政府说要改造,结果本地商户联合搞了个"留住青砖计划"。现在你去小观音寺巷转悠,还能看见光绪年间的大水缸嵌在墙根底下。不过要注意啊,有些院子门口挂着红灯笼的,那都是私宅别乱闯。
最近两年突然冒出来的网红巷子,要数漕运广场后身的竹巷。二十米长的巷子挤着叁家手冲咖啡店,墙上还留着七十年代的宣传标语。周末去的话要做好心理准备——拍照的小年轻能把巷口堵得水泄不通。要是想清静些,推荐早上十点前溜达过去,运气好还能碰上刚出笼的蟹黄汤包。
现在要找站着吃饭的老巷子得碰运气。上河街拆迁片区边缘还有几家坚持用长条凳的羊肉汤馆子,老板说"站着吃味道香"。重点来了:- 认准蓝底黄字的塑料棚:这种流动摊点往往藏着地道口味- 避开扫码点单的店铺:传统站食店现在都用现金结账- 注意下午叁点这个坎:很多老店这个时间就收摊
前两天在环城西路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新开的"怀旧体验馆"搞了个"站巷快餐区",结果本地大爷们宁可蹲在马路牙子上吃烧饼,也不愿进空调房。这事说明啥?原生态的市井气息,还真不是能复制的。
新手探巷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盯着导航走。跟你说个诀窍:跟着拎菜篮子的阿姨走准没错。上周我就是这么摸到都天庙后巷的,整条巷子七拐八绕的,最后竟然通到个露天剃头摊。现在这种地方啊,比大熊猫还稀罕。
最近听说政府要搞"巷弄活化工程",不知道会不会把最后这些站小巷都改成文创园区。要我说,趁现在赶紧去转转吧。就像东大街那家开了叁十年的修表铺,老师傅去年收了徒弟,可新来的小伙子修表时总习惯性看手机——有些老味道,说没就没了。
30条相关关键词
淮安老巷子打卡 清河区传统巷道 文庙周边老建筑 漕运广场隐藏小巷 站着吃饭的老店 淮安青砖瓦房分布 老城区拆迁区域 竹巷咖啡店聚集地 环城西路美食摊 都天庙后巷路线 上河街拆迁现状 淮安市井文化 老字号店铺地图 淮安巷弄摄影点 传统手艺活地图 淮安早市分布 露天剃头摊位置 本地人私藏巷道 淮安爬山虎墙地点 光绪年间古井位置 淮安站食文化 蓝棚子小吃聚集区 现金结账老店铺 下午三点收摊老店 淮安露天剃头匠 菜市场周边巷道 淮安方言墙绘点 老式自行车修理铺 淮安露天象棋角 消失中的石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