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说老铁们,最近刷手机是不是总看见"敦煌小姑娘"的热搜?咱今天就来唠唠这个新鲜事儿。3月25号那天可热闹了,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门口乌泱泱挤满了举着自拍杆的游客,知道的说是来旅游,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搞选秀呢!
先说句大实话,这"小姑娘"可不是字面意思!现在敦煌旅游圈里都管年轻讲解员叫"小仙女",要我说这称呼真挺贴切。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碰见个扎双马尾的00后讲解员小王,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敦煌研究院实习生。"每天得讲6场,每场40分钟",小姑娘边说边擦汗,工作证上还别着个"敦煌守宝人"的徽章。
今年有个特逗的现象——"讲解员比导游吃香"。景区管理处老张跟我说,现在年轻人就爱跟着穿浅蓝工作服的讲解员转悠。你猜怎么着?原来这些小姑娘个个都带着"秘密武器":础搁眼镜讲壁画、电子手账本记故事,还能用方言讲段子!
"上个月接待了个上海阿姨团,非让我教她们用'敦煌话'说'我爱你',结果教完发现是给家里老头子录七夕视频。"95后讲解员小李笑着吐槽。
要说最绝的,还得数新推出的"敦煌少年"研学项目。上周亲眼见到个15岁的小导游带团,人家把220窟的药师经变图讲得比大学教授还生动。孩子妈在边上偷偷抹眼泪:"学了叁年敦煌舞,现在说话都带着飞天手势。"
转悠了叁天发现个有趣现象:现在小姑娘们带团必带叁件套——保温杯、防晒面罩、便携麦克风。在陈列中心蹭听时,有个南京来的大学生讲解员,愣是把枯燥的文物编号讲成了破译密码游戏,二十几个游客跟追剧似的听到闭馆。
说到这儿得插个真实案例:上个月有对情侣因为跟着网红讲解员打卡,意外发现了某未开放窟檐上的唐代涂鸦,这事还上了《国家地理》的专题报道。所以说啊,跟对向导真能解锁隐藏剧情!
要我说现在这股"追讲解"的热潮吧,既是好事也得警惕。好的是传统文化真的活起来了,你看那些小姑娘随手就能在沙地上画飞天,比咱们玩手机溜多了。但可别整成"网红打卡式旅游",前天就看见个主播非要讲解员配合拍段子,把人家小姑娘急得直跺脚。
最后叨叨句掏心窝的话:下回来敦煌,与其跟风找"小姑娘",不如静下心听段完整讲解。就像鸣沙山的沙子,攥得越紧流得越快,慢慢品才能尝出千年滋味的回甘。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